2020年8月全省11个设区市地表水国考断面水环境质量指数从好到差排名为:吉安市、景德镇市、宜春市、抚州市、赣州市、九江市、萍乡市、上饶市、南昌市、新余市、鹰潭市。
完整表格请在首都之窗网站查看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北京以来,在全市持续开展调研。
上午,督察组一行来到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察看了北京市环境监测展厅,了解北京市环境监测的相关工作。进驻期间,督察组每天向北京市移交受理的生态环保类信访件,同时标注其中的重点关注问题。下午,督察组一行来到北京市机动车排放管理中心,察看了机动车年检监控大厅、移动源排放控制展厅及机动车排放实验室,并听取了北京市移动源排放污染防治工作情况的汇报。现将第九批信访举报问题办理情况向社会公开。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群众信访举报转办和边督边改公开情况8月31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正式进驻北京。
赵英民表示,北京大气污染治理之路,就是北京高质量发展的一条道路,必须坚定信心、坚定不移地继续走下去。北京本来就是领头的,在全国是标杆,应该更自觉、更主动地高标准、严要求,继续推进首都的生态环境建设。在固废领域,大宗工业固废建材化利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重金属安全处置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关键技术突破,支撑了无废城市建设。
这项工作纳入了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联合相关部门指导地方通过禁烧促进秸秆资源化利用,去年卫星监测到的全国秸秆焚烧火点数比2015年下降了42%。十三五期间,全国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应该说生态环境保护的各方面工作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和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老百姓感同身受。在水环境领域,形成重点行业水污染全过程控制系统与应用等八大标志性成果,建成流域水污染治理、流域水环境管理和饮用水安全保障三大技术体系,有效支撑了太湖、京津冀、三峡库区、淮河、辽河流域的水环境质量改善,助力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建设和世园会、冬奥会高标准水质目标实现。
在看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充分肯定十三五取得成绩的同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生态环境质量距离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距离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还有差距,国内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处于高位。加大铁路和港口的连接线、工矿企业铁路专用线建设,不断提升铁路货运比例。
其中配套大气十条的实施,发布了122项涉气标准。坚持多边主义推动达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一揽子成果,和其他国家一道积极实施一带一路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计划,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联合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消耗臭氧层物质累计淘汰量占到了发展中国家总量的50%以上,成为全球臭氧层保护贡献最大国家。红星新闻记者:十三五以来环境法治建设取得了哪些进展?下一步有何规划?谢谢。
大气污染防治的情况,历来是社会广大公众十分关心的一个话题。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出台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等专项行动计划,七大标志性战役进展顺利,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有力促进了高质量发展。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重点地区的39个城市列入2018、2019年散乱污企业清单台账的7万余家企业清理整顿开展专项排查,发现问题及时移交地方政府并督促进行整改。请问十四五规划对生态补偿的内容有什么考虑?谢谢。
企业依法治污、依法排污,保护环境的法治意识、主体意识也在加快形成,全社会关心环境、参与环保、贡献环保的行动更加自觉。去年全国铁路货运量同比增长7.2%,从去年1月1日开始全国范围全面供应国六汽柴油,实现车用柴油、普通柴油和部分船舶用油的三油并轨,普通柴油实现国四、国五、国六的三级跳。
截至目前,十三五期间我们完成制修订并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551项,包括4项环境质量标准、37项污染物排放标准、8项环境基础标准、305项环境监测标准、197项环境管理技术规范。通过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硬约束,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通过大力整顿散乱污企业,有效解决了市场竞争中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为环境守法企业创造了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通过逐步调整提高污染物的排放标准,促进了产业技术升级和行业企业绿色发展。
越来越多地方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机遇和重要抓手,努力走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双赢之路。五是积极地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以更大决心和更大力度,努力实现新的国家自主贡献和碳中和愿景。四是主动适应气候变化进展顺利。在重点区域开展降尘监测体系建设,每月通报重点城市区域的降尘监测结果。赵英民:生态补偿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制度创新,如何通过市场的方式来共同分担责任,共同推进保护,这是一个很受关注的问题。
先后完成了环境保护税法、水污染防治法、核安全法、土壤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生物安全法等6项生态环境领域的法律制修订工作。加强对适应气候变化领域的指导,在28个城市开展了气候适应城市试点工作,开展了三批共六个省区81个城市低碳省市试点建设,强化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统筹协调
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的根本要求,根据即将召开的五中全会精神和全国人大审议的十四五规划纲要要求,坚持绿色发展导向、推动绿色发展转型,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内生动力,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并重,大气污染防治和气候变化应对统筹,加强改革创新,强化基础能力,科学设定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目标、指标和重点任务,做好明年工作,为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开好局、起好步。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目前正在抓紧修订当中。
红星新闻记者:十三五以来环境法治建设取得了哪些进展?下一步有何规划?谢谢。十三五以来,可再生能源装机年均增长大约12%,新增装机年度占比超过50%,总装机占比稳步提升,成为能源转型的重要组成和未来电力增量的主体,其中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发展迅速,成为可再生能源发展主体,截至2019年新能源装机在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当中占比达到55.2%,常规水电和抽水蓄能稳步发展,截至去年年底水电总装机在可再生能源总装机中占44.8%。
2010年以来,国内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目前全国公交车电动化比例从2015年的20%提高到目前的60%。越来越多地方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机遇和重要抓手,努力走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双赢之路。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等制度落地见效,全面加强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领导的机制。一是坚定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全面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推动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深化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行动。十三五的工作成效归纳起来有几个方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十三五期间我国的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公众最直接的感受是蓝天白云变多了,请您具体介绍一下我国十三五期间大气污染防治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三是生态环境保护水平不断提高,有力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化节能提高能效,大力调整能源结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这方面也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的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点领域,同时大气环境的改善情况也是我们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取得成效最突出的一个领域。联合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消耗臭氧层物质累计淘汰量占到了发展中国家总量的50%以上,成为全球臭氧层保护贡献最大国家。
在环境基准领域,首次发布了我国保护水生生物镉和氨氮水质基准,实现了我国在该领域零的突破。下一步主要是要抓好规划的落实。赵英民:谢谢您的提问。十三五期间我们在这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当前国际环境正发生深刻复杂变化,风险挑战日趋增长,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因此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任重道远。下一步,我们要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支撑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突出科学治理、精准治理、依法治理、系统治理、智慧治理,着力深化生态环境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新时代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体系,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引领和支撑。
这项工作纳入了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
二是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我们在完成火电行业的超低排放改造后,正在积极推动钢铁行业的超低排放改造。